
項目建設現場
7月14日,黔江區蓬東鄉一工地上挖掘機正轟鳴作響,幾十輛大型運土車進出有序……這是黔江區智慧蛋雞養殖場項目緊張忙碌的建設場面。
近年來,黔江區錨定涉農經濟指標“渝東南領先、全市前列”目標,以“1312”產業提質增效工程為抓手,推動農業工廠化發展。其中,與國家級龍頭企業華裕農業合作的400萬羽蛋雞全產業鏈項目尤為亮眼——該項目總投資7.76億元,預計年產值超10億元,不僅將填補重慶及武陵山片區雞蛋供給缺口,更成為黔江區突破傳統農業結構單一瓶頸、實現鄉村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
傳統農業遇瓶頸???
黔江亟需新動能
黔江區長期依賴生豬、烤煙、蠶桑三大傳統產業,但受價格波動、政策限制等因素影響,產業結構單一問題日益凸顯。以生豬產業為例,盡管年出欄量穩定在80萬頭左右,但市場行情波動常導致農戶收益不穩定。2022年,受飼料成本上漲和疫病影響,部分養殖戶虧損嚴重。
“傳統養殖模式分散、抗風險能力弱,必須轉向規模化、科技化的工廠生產。”黔江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調研顯示,重慶年雞蛋消費缺口達34.5億枚,武陵山片區缺口36.5億枚。隨著蛋雞主產區南移,黔江憑借區位優勢和糧食資源,搶占區域供給中心的時機已然成熟。
2023年初,黔江區農業農村委牽頭對智慧蛋雞產業展開可行性研究,最終選定與華裕農業旗下擬上市企業——祥盛公司合作,打造400萬羽蛋雞全產業鏈項目。
規模化養殖破局???
科技賦能全產業鏈
工廠化養殖與傳統散養有何不同?黔江區農委負責人解釋:“工廠化養殖以工業思維運作,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程度高,能有效應對市場波動和疫病風險。”
華裕農業是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蛋種雞產業規模全國領先。其子公司祥盛公司已在重慶豐都建成5000萬羽蛋雞孵化廠,具備成熟的全產業鏈經驗。黔江區由區領導帶隊,先后兩次赴河北華裕總部考察,最終促成合作。根據協議,祥盛公司首期注資1億元,在黔江建設蛋雞養殖、飼料加工、有機肥生產及老母雞屠宰一體化項目。
該項目采用智能化養殖系統,包括自動喂料、環境調控、雞蛋分揀等環節,并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控雞群健康。達產后,預計年產蛋9億枚,淘汰老母雞100萬羽,配套的有機肥廠可將雞糞轉化為高效肥料,實現循環農業模式。
“未來,消費者掃描雞蛋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查看養殖全程數據。”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這種透明化供應鏈模式,不僅提升產品附加值,也為黔江雞蛋打入高端市場奠定基礎。
10億級產業效應???
促農增收與區域經濟雙贏
重慶雞蛋年消費量約50億枚,本地供給僅能滿足65%,武陵山片區供需矛盾更為突出。黔江智慧蛋雞項目投產后,可覆蓋重慶20%的雞蛋需求,并輻射湖南、湖北等周邊省份。
項目預計直接創造500個就業崗位,間接帶動飼料種植、物流運輸等上下游產業。此外,老母雞屠宰加工線可延伸至熟食產品,進一步提升附加值。
從傳統散養到智慧工廠,黔江區400萬羽蛋雞全產業鏈項目不僅是農業現代化的縮影,更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隨著該項目落地,黔江正從“生豬大區”向“多元產業強區”轉型,為渝東南乃至武陵山片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范式。未來,黔江還計劃推廣這一模式至牛羊、果蔬等領域,進一步激活農村經濟活力,實現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的雙贏目標。
(記者 譚登帆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