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蔡肖霞 文/圖)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為應對復雜嚴峻的自然災害防治形勢,7月24日,重慶市應急管理局將一架大型救助直升機靠前部署到黔江武陵山機場,正式擔負重慶東南部的全災種航空應急救援任務。

當天,一架EC225大型救助直升機從黔江武陵山機場起飛,開始執行高溫汛期戰備值班任務。這架直升機配備了氣象雷達、高清攝像頭、對地高音喇叭、救援絞車和索降系統等裝備,不僅飛行性能優越,還具備超長的航程和持久的續航能力,能夠在復雜地形或惡劣天氣條件下,執行航空偵察、抗洪搶險、吊桶灑水滅火、人員物資投送和空地緊急救援等任務。
據介紹,該架直升機最大起飛全重11噸,最多可搭載19名乘員或4.5噸物資,最大航程可達1100公里,最大巡航速度為260公里每小時,續航時間超過4個小時,可以勝任絕大多數場景下的救援任務。一旦出現突發情況,能夠在30分鐘內起飛響應,高效處置險情災情。
航空應急救援具有快速響應、立體投送、跨區機動等優勢,直升機在執行任務時,能夠用最短時間突破地形、天氣和時空的限制,精準定位險情隱患,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是應對處置突發災害事故的尖兵。按照市應急管理局統一部署,這架大型直升機將在黔江區進行為期3個月的靠前駐防。
“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和夏季森林防火期,我們全員保持戰備狀態。此次靠前駐防,我們將發揮好駐地機場的支點作用,常態化開展輻射重慶東南部的練兵備戰和空中巡護,進一步提升‘全災種、大應急’背景下的航空應急救援能力。”重慶市航空應急救援總隊一支隊副大隊長楊朋說。
據悉,目前,重慶市已初步形成市域內1小時、成渝地區2小時的航空應急救援圈。應對高溫汛期,市應急管理局將6架救援直升機分別部署到龍興、萬州、黔江三個航空應急救援基地,與地面、水域等應急救援力量協同作戰,為搶險救援行動提供強有力的空中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