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羅躍)日前,記者在黔江區馬喇鎮官莊村鱘魚養殖基地采訪了解到,該基地每年帶動50余戶群眾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以上。今年以來,該基地提供了10余個就業崗位,讓群眾實現“地租+務工”雙增收。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產業興則百姓富。近年來,黔江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堅持“守底線、增動力、促振興”協同推進,脫貧成果不斷鞏固,鄉村振興全面推進。
筑牢“數字賦能+動態監測”防線,織密防貧監測網。成為全市“社會·渝悅·防貧”應用試點區縣,編目歸集到人到戶數據73項,精準建立11.7萬戶46.2萬人農戶信息底冊,通過數字化、信息化實現“科學分類、精準到點、靶向施策”。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穩定消除風險”。截至6月底,累計識別監測對象1186戶4075人,“一戶一策”落實幫扶措施,戶均落實3.7項幫扶政策,累計消除風險650戶2190人。持續鞏固低保兜底成效,截至6月底,保障社會救助對象25079人,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7158萬元。
聚焦“三保障+飲水安全”短板,夯實民生根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義務教育輟學學生從動態清零向常態清零轉變,累計兌現各類國家教育資助4340.7萬元,惠及學生10.67萬人次。建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228個,簽約醫生1237人;落實先診療后付費7643人次,大病救治602人次。62348名低收入人口和穩定脫貧人口參保率達99.56%,落實參保資助5.42萬人884.41萬元;1—6月累計落實特困、低保對象和易返貧致貧人口等各類醫保待遇10.08萬人次1719.19萬元;實施醫療救助8.71萬人次1499.58萬元;“一事一議”傾斜救助“一站式”結算329人18.95萬元,切實降低低收入人口因病返貧致貧風險。扎實推進農村危房動態“清零”行動,改造農村危房24戶,補助資金48.75萬元。落實資金1905萬元實施農村供水保障項目,項目完成后可提升2.91萬農村人口飲水保障質量;落實資金372萬元用于全區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常態化開展農村供水安全動態監測。
突出“內生動力+外部賦能”結合,深化開發式幫扶。健全“多干多補、少干少補、不干不補”激勵機制,下達產業就業獎補資金949萬元,增強群眾內生動力。截至6月底,累計發放小額信貸7654戶次33541.84萬元、富民貸1009筆7277萬元。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15.4萬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24634人,易地搬遷人口就業4735人。發放跨區域交通補助6811人113.63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人口2360人。落實資金1450萬元,實施以工代賑項目3個,帶動務工就業578人次,可發放勞務報酬335萬元。加大消費幫扶,1-6月已完成消費幫扶購銷1.36億元,讓本地農副產品賣得出、賣得好。
強化“多方聯動+長效協作”機制,凝聚振興合力。創新探索幫扶單位資源優勢轉化利用,梳理對口幫扶單位資源優勢轉化事項需求63項132條。到位中信集團幫扶資金1100萬元,實施項目8個。完成黔江首單牛肉飼料“保險+期貨”成本險項目,精準防控飼料價格上漲風險,為全區肉牛產業穩產保供注入新動能。到位山東省、市、區三級財政幫扶資金5100萬元,援建項目15個。開展勞務協作培訓班7期319人,完成魯渝協作農村勞動力就業609人。23個幫扶車間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268人。山東省直接采購、幫助銷售本地農副產品和特色手工藝品6347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