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黔江區桑黃生產加工項目啟動儀式,在太極鎮農產品加工園舉行。
黔江區林業局、黔江區科技局、太極鎮人民政府、重慶金黔桑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參加。
黔江區野生桑樹桑黃種質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區林業局與重慶市蠶科院合作,成功發現黔江YS-1號桑黃新品種1個,《桑黃人工栽培技術規程》獲重慶市地方標準2025年第一批立項;與西南大學合作制定《全桑枝食用菌栽培技術規程》《全桑枝食藥用菌栽培技術規程》(8月通過中國蠶學會團體標準立項)。
為推動“立桑為業、多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由區林業局、科技局及太極鎮人民政府共同引進重慶金黔桑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戶黔江,構建“科研創新+龍頭企業+基地+聯農帶農”的桑黃人工高效標準化、智能化、規模化發展模式,打造集桑黃種植、精深加工、國際國內市場營銷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項目分三期實施,第一期和第二期選址太極鎮農產品加工園。一期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值1000萬元,2026年二期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值5000萬元,三期重點開展精深加工項目開發。
桑黃生產加工項目的動工,是黔江區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成果。接下來,區林業局將積極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與政策支持,招引更多蠶桑生物優質項目在黔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助力黔江加快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
據悉,桑黃是寄生在桑樹上的一種稀有而珍貴的藥用真菌,別名桑耳,被歷代中醫稱為“婦科圣藥”,有“桑樹黃金”美稱,具有抗腫瘤、保肝、降血糖、提高免疫力、治療痛風和前列腺炎等功效,其提取物能顯著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是國際公認的免疫療法生物治癌效率最高的真菌,其突出的抗腫瘤功效在日、韓等國備受關注,已成為國內外醫藥制劑與保健品行業研發的熱點。(通訊員 趙杰 徐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