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蔡肖霞 文/圖)近段時間,持續晴熱天氣給家蠶生長造成一定影響,多部門積極行動,開出防暑降溫“涼”方,助力蠶農增產增收。
在新華鄉,今年首批秋蠶進入三齡期,這是家蠶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的一個時期。受連晴高溫天氣影響,一些家蠶出現了進食緩慢的現象。
據新華鄉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軍龍介紹,家蠶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在23-28℃,如果蠶棚內的溫度長時間高于30℃,家蠶就會出現抑制進食、發育延緩等現象,嚴重情況下會發生病變、死亡,造成蠶繭減產。
為緩解高溫天氣給家蠶生長帶來的不利影響,新華鄉組織黨員干部和蠶桑技術員走村入戶,指導養蠶戶做好隔熱降溫措施,一臺臺冷風機源源不斷地送出帶有水霧顆粒的涼風,為蠶寶寶送去清涼。
“我們根據小蠶的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一共發放了130多臺冷風機,設備的發放依據,按照當季的養蠶規模動態調整。通過冷風機物理降溫,把蠶棚內的溫度控制在28℃以下,幫助養蠶戶做好晴熱少雨時段蠶棚的降溫工作,確保家蠶在舒適的環境下生長。”新華鄉黨委組織委員嚴偉說。
據悉,黔江區是國家蠶桑生物產業基地,蠶繭產量連續14年位居全市第一。目前,全區已累計為養蠶大棚安裝了1200多套冷風機、換氣扇等降溫設備。由于這些設備需要24小時運轉,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供電部門組織黨員服務隊,加密巡視和紅外測溫頻次,全力滿足家蠶飼養用電需求。
“如果發現缺陷隱患,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消除,如果氣溫持續升高,我們會開辟增容報裝‘綠色通道’,確保養蠶大棚可靠用電。”國網重慶黔江供電公司石家供電所外勤班長胡光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