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羅躍 文/圖)“上半年景區購票人次133.13萬人次、增長56%,直接推動住宿、餐飲分別增長6.3%、7.6%,增幅均居片區第1。”日前,記者從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推進會上獲悉,上半年,經濟工作會安排的6項標志性成果已完成4項,目的地和集散地建設安排的8件事正有序推進。自6月27日至7月23日A級景區購票26.6萬人次、增長62.2%,體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上半年,黔江區文旅融合發展專班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不斷更新觀念、優化打法,堅持領導帶頭、率先垂范,尤其是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文旅重點工作,親自招商文旅產業,親臨一線工地督導文旅項目的帶領下,專班全員分片分線協同作戰,全區各級各部門全力支持配合,文旅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
持續大流量開展宣傳和推廣。成功推出全新文旅宣傳口號、LOGO和“黔多多”,“遇見黔江—白堊紀之城”宣傳片榮登央視網文旅欄目,全民推介官話題瀏覽量超6000萬,舉辦“恐龍+文旅”融合發展學術交流會和重慶黔江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新聞發布會,輿論傳播效果獲市委宣傳部通報表揚。構建中央媒體、市級媒體、區級媒體、自媒體和商業媒體“五媒聯動”立體宣傳矩陣,全網累計上稿量2000余條次,曝光量超8億,組織媒體和達人對重要文旅活動、美食美景等進行現場直播打卡,觀看人次1000萬+。高鐵通車宣傳成功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及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頭版,文旅話題關注點贊量創歷史新高,基本實現了“好評如潮”。
廣辟門路豐富“拉客”舉措。強化渠道作用,與國內多個知名旅行社合作,深度開發50條精品線路。開發研學旅游,上半年接待研學旅游2萬人次。制定組團獎勵及優惠政策,赴21個城市開展營銷活動48場,策劃開展百車自駕、高鐵專列旅游黔江主題活動。高質量文體旅商活動賽事持續引流,吸引外地來黔游客3萬人以上,至少在黔江停留2晚。
不斷創新產品供給豐富業態。著力消費場景創新,將恐龍挖掘修復過程轉化為沉浸式研學場景,推出武陵水岸“小而美”產品組合引爆老城夜經濟,推動槳板運動基地落戶阿蓬江,豐富水上運動內容,在濯水修建體育公園打造匹克球賽事基地。活態傳承特色文化濃厚民族風情。引導景區商戶、群眾著少數民族服飾,引導本土文化名人“解密黔江”,推動30余項文化活動走進社區街巷,開展非遺進景區展示展演60余場,成功創建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
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規劃恐龍“兩園兩館”打造核心吸引物,授牌非遺美食店、特色餐飲店300家提升美食品質,投用貴豐金瀾酒店、金冠酒店豐富住宿供給,開業永安博創濯水古鎮店提升購物消費,不斷拓展消費場景和時長,釋放文旅產業“乘數效應”。優化推動品牌和營銷機制創新路徑。擦亮“白堊紀之城”品牌形象,突破傳統的營銷合作模式和盈利方式,與103家旅行商合作組建營銷旗艦,共同開拓旅游市場,上半年接待團隊市外占48%、武陵山片區游客占45%、境外游客占6.46%。
不斷優化景區營業收入結構。針對旅游淡旺季,合理安排全年賽事活動;針對高鐵開通后周末“微度假”,開發城市文旅消費和重點景區聯動產品線路,逐步打造景區文創產品,提升二銷收入。與周邊聯合開展市場推廣。以建設武陵山區旅游集散中心為抓手,依托武陵山旅游聯盟和高鐵旅游聯盟,聯合開展市場營銷推廣,共同赴前端市場開展營銷活動,推出10條黔江集散旅游線路、30條跨區域聯動精品線路。
高位規劃高位推動高品質開發建設。高舉高打提出“建設國際恐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國恐龍城”,用好用活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文化旅游委、重慶古生物研究力量,高品質規劃目的地產品,重點招引有實力、有運營能力的頭部企業、團隊參與到恐龍產業發展。強化數智支撐作用發揮,精準化市場營銷。及時抓取游客數據,對游客進行精準畫像,對潛在客源進行分析。
據悉,接下來,黔江區將進一步加大“拉客”力度,推動重點項目招商引資落地見效,持續抓好系列賽事活動推動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依托城市更新加快“煙火老城”景區建設,內求外引提升運營能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