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蔡肖霞 文/圖)8月11日夜間到12日白天,黔江區迎來一輪強降雨天氣過程,氣象部門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黔江區啟動了防汛和防地災Ⅲ級應急響應。在強降雨影響下,部分鄉鎮存在較高致災風險,黨員干部積極行動,緊急避險轉移、妥善安置涉險群眾。
黎水鎮是受本輪強降雨天氣影響較重的鄉鎮之一,最大降雨量達82.8毫米,強降雨和上游來水除了造成河水上漲,還導致省道524線多處邊坡出現不同程度垮塌。在強降雨到來前,黎水鎮就發動鎮村黨員干部,提前轉移受威脅區域的群眾。在位于黎水鎮華陽社區的臨時安置點,避險群眾除了有專門的安置床位,生活用品和一日三餐也有保障。衛生院的醫護人員還來到臨時安置點,為群眾檢查身體,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接到預警后,我們經過分析研判,第一時間疏散轉移了受到地質災害和山洪風險威脅的36戶74名群眾,其中有21人采取了集中安置,其余為分散安置、投親靠友。我們準備了充足的物資,按需發放到每一位安置群眾手中。”黎水鎮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從區應急管理局獲悉,截至13日上午8時,黔江區普降大到暴雨,最大降雨量超過120毫米,共有14個雨量站監測到大暴雨,43個雨量站監測到暴雨量級,有7條中小河流出現不同程度漲水。黔江區組織黨員干部,提前對30個鄉鎮街道的372戶1074名涉險群眾進行疏散轉移和避險安置。
“目前,所有涉險群眾,都已經轉移到了安全區域,得到妥善安置,通過及時調度、提前準備,安置群眾全部都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臨時安全住所、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因為未來還存在發生次生災害的可能,我們會持續做好疏散轉移群眾的各方面保障,在險情解除后,再組織群眾有序返回。”區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隨著強降雨天氣告一段落,黔江區在加強監測預警,防范次生災害發生的基礎上,正組織相關部門,全力開展生產自救和搶險排危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