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二十一載 綻放生命之光
黔江區沙壩鎮石橋村一對母子用堅韌書寫人間真情
在黔江區沙壩鎮石橋村5組一間老屋里,84歲的向繼菊和54歲的兒子帥永紅,用21年的相守相伴,書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故事。高位截癱的兒子、年邁體衰的母親、清貧如洗的家境——這一切并未讓他們向命運低頭。相反,他們在苦難中堅守,在感恩中前行,用行動詮釋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人生信條。
飛來橫禍 母子攜手渡難關
2004年元旦,正當家家戶戶喜迎新年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在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時年33歲的帥永紅在參加第一期農網改造工程時,不慎從高處墜落,脊椎斷裂導致高位截癱,胸部以下永遠失去了知覺。
“那時候感覺天都塌了。”回憶起往事,帥永紅語氣平靜。事故賠償的30余萬元,大部分都用在了醫療費用上。更雪上加霜的是,妻子在此時選擇離開,留下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和需要全天候照顧的丈夫。
面對困境,當時已年過六旬的向繼菊毅然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
21年堅守 病榻前的生命贊歌
長年臥床讓帥永紅的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癥。由于血液循環不暢,他的臀部和背部開始潰爛生瘡,最大的瘡口有碗口那么大。每天,老母親都要小心翼翼地為他清洗傷口、更換敷料。
“有時候疼得厲害,但看到母親這么大年紀還要照顧我,我就咬牙忍著。”帥永紅說。
護理工作極其艱難。84歲的向繼菊記憶力已大不如前,時常忘記藥品放在哪里,有時清洗傷口時手都會發抖。但她從未放棄,“只要我還能動一天,就要照顧好兒子。”
前不久,老人不慎摔傷,臉上瘀青片片,卻仍堅持每日照料。
盡管遭受病痛折磨,帥永紅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在他的床頭,擺放著隨手可及的生活用品,床前則放了一臺老式電視機,“看看新聞,就能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他的笑容溫暖而真誠,仿佛病痛從未降臨。
感恩前行 黨的關懷溫暖人心
“共產黨好啊!”這是向繼菊老人在采訪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些年來,政府的關懷如春風般溫暖著這個困難家庭:定期發放殘疾補助,送來護理墊、輪椅等物資;兩年前房屋漏雨嚴重,政府專門撥款整修加固;還新建了安全衛生的衛生間,解決了老人如廁難題。
帥永紅的哥哥雖然住在城里,也會抽空回來幫忙種地、照顧弟弟。“哥哥也有自己的家庭,能這樣幫忙已經很感激了。”帥永紅說。更讓母子倆欣慰的是,女兒順利從重慶理工大學畢業,如今已走上工作崗位。
盡管女兒目前收入不高,未能給家里太多經濟支持,但帥永紅很知足:“孩子有出息,我們就放心了。這些年政府關心,家里省吃儉用還有些結余,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
記者到訪時,帥永紅正坐在床上洗碗,動作熟練而從容。陽光透過修繕一新的窗戶灑進屋內,照在他平靜的臉上。21年來,這對母子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著生命的堅韌,用感恩的心回報著社會的關愛。他們的故事,正如帥永紅所說:“雖然老天給了我們數不盡的苦難,但我們不叫苦,也不等不靠,因為我們相信,希望永遠在明天。”
(記者 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