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正在施劃標線
一片曾讓汽車熄火、學生蹚水的積水潭,在一次“三方議事”后悄然消失,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暢通無阻的平坦道路和孩子們燦爛的笑臉。
近日,黔江區城西街道實驗中學至洞塘居委路段,一場大雨過后,路面不再是一片“汪洋”。曾經困擾居民兩年多的積水問題,在干群合力下,通過一周的緊張施工,終于得到徹底解決。
積水成潭,師生出行步步艱
實驗中學至城西街道洞塘居委路段,是4000多名師生和附近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經之路。然而,這片路段卻因下水道堵塞,每逢降雨便變成一個長80米、寬五六米、深0.3米的積水潭。
尤其逢大暴雨天氣,積水不僅加深,還會倒灌進校園內。該路段行人車輛集中,加上有一定坡度,車輛容易打滑,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在積水期間,車輛路過會濺起大量水花,一些學生都曾被打濕過衣服。”學生家長劉俊回憶道。居民們反映,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兩年,給日常生活和學生上學帶來了極大不便。
群眾呼聲,三方議事解難題
洞塘社區干部群眾向上級反映了這一情況。得知該消息后,城西街道相關負責人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次赴現場進行踏勘查驗,商定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這種“三方議事”機制是黔江區人大常委會城東街道工委于2023年探索推行的工作機制。該機制由群眾代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及村、社區干部,人大代表(議事代表)組成議事團體,針對具體事務進行民主決策。
在黔江區,類似的“三方議事”平臺已搭建45個,開展議事活動161次,解決民生問題150件,構建起在黨委領導下,群眾“點單”、代表“接單”、政府“領單”的模式。
合力攻堅,積水頑疾終破解
經過一周的緊張施工,該路段的積水問題已得到徹底解決。施工隊伍對已經被泥土填平的溝渠進行清理,對涵管進行了突擊清堵疏通。
“管道完全能夠滿足這里的排水量,再也不會造成排水不暢的現象了。”8月26日,負責該路段施工的工人們這樣表示。
如今,實驗中學至洞塘居委路段已恢復一新,當地居民和實驗中學的4000余名師生出行更方便。學生家長劉俊望著正在緊張施工的工人們興奮地說:“這個地方的積水問題,今年終于得到解決了。”
隨著工人們緊張有序施劃標線的完成,實驗中學至洞塘居委路段恢復了它應有的模樣。孩子們踏著干燥的路面走向學校,居民們不再為雨天出行而愁眉不展。那些曾經繞道而行的車輛,如今也可以暢通無阻地通過這個曾經的“積水潭”。
(記者 譚登帆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