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何雨洋 趙愛伶)8月27日,湖北省恩施州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恩施州深化碳交易改革工作方案》,明確提出以全國和湖北碳市場為依托,以森林碳票交易為突破,進一步深化碳交易制度改革,力爭到2025年底全面融入國家和省級碳交易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具有恩施特色的森林碳票交易體系,為加快建設“兩山”實踐創新示范區注入新動能。
該方案圍繞加快融入全國碳市場、參與湖北省碳普惠體系建設、探索建立森林碳票制度、建立健全碳抵消機制、創新開發碳金融工具五大方面,提出11項具體改革措施。
在加快融入全國碳市場方面,恩施州將組織水泥企業參加碳排放管理培訓,指導企業完成注冊登記和材料報送,并積極推動CCER項目建設,鼓勵開發造林碳匯、隧道節能等方法學項目,增強企業碳減排能力。
在參與湖北省碳普惠體系建設中,恩施州將緊跟省碳普惠方法學開發進程,推動林業碳匯、沼氣發電等領域方法學研究,打造特色碳普惠項目,并依托“湖北碳普惠”小程序建立個人低碳生活平臺,鼓勵公眾通過綠色出行、節能用電等方式參與碳減排。
值得注意的是,恩施州將探索建立森林碳票制度,開展森林碳票項目試點,明確其申請、登記、流轉和抵消等管理流程,推動碳匯量市場化交易。同時,整合旅游景區、餐飲、特產銷售等資源,建立“碳匯消費—優惠兌換”聯動機制,對認購碳票的個人和組織提供門票減免、住宿折扣等權益,激發公眾參與積極性。
此外,方案還提出開展碳足跡核算試點,推動茶葉、礦泉水等農產品實行碳標識管理,提升產品綠色競爭力;鼓勵水泥企業通過碳配額交易與CCER項目抵消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履約目標。
在金融支持方面,恩施州將創新碳配額抵質押貸款、碳賬戶掛鉤貸款等綠色金融工具,拓寬生態產品融資渠道,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良性循環。
為確保改革落地見效,恩施州將構建多部門協同機制,明確任務清單與責任主體,拓寬政府投資、綠色基金等多元融資渠道,并加強政策宣傳和典型示范,營造全社會參與碳交易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