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9月1日,黔江區中小學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的第一天,不少中小學生領到了一份特殊的“教材”。這是由公安和教育部門聯合出品的校園反詐手冊。民警還把反詐知識“搬”進課堂,為同學們帶來一堂生動的“開學第一課”,全力護航新學期。
在黔江區武陵中學,公安民警將一套特殊的“教材”,送到同學們手中。這套校園反詐手冊,用朗朗上口的語言,深入淺出地揭露了專門面向學生、家長的各類電信網絡詐騙的慣用伎倆,以及危害性,提醒同學們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和身份信息,不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郵件,不輕信陌生電話和短信,不安裝可疑的手機軟件。
武陵中學學生董純琴邊翻閱邊高興地表示:“這里面有很多的反詐知識,讓我知道了什么是電信網絡詐騙。回家后,我要把這些內容告訴爸爸媽媽。”
黔江區公安局正陽派出所副所長莊永波介紹說:“因為電信網絡詐騙的套路是在不斷更新的,青少年涉世未深,很容易成為詐騙人員‘狩獵’的目標。我們希望通過發放防詐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增強青少年的識騙、防騙意識,讓反詐防騙真正入腦入心。”

據悉,這個新學期,黔江區的60多所中小學,都把反詐防騙知識納入“開學第一課”,同學們除了解鎖“防詐秘籍”,民警還結合近期發生的真實案例,通過情景再現、以案說法等形式,揭開網購退款、游戲充值、刷單返利、冒充老師收費等校園常見電信網絡詐騙的“真面目”,教會同學們如何精準辨別詐騙話術和陷阱,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同學們紛紛表示,這些鮮活的案例,讓大家深刻認識到電信網絡詐騙的隱蔽性和危害性,要提高警惕,自覺遠離它們。
民警提醒同學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詐騙信息不理會、不聯系、不輕信、不匯款,更要樹立正確的“三觀”,抵制貪欲和金錢誘惑,切勿因小利出借、出租銀行卡和手機卡。在生活中,如果遇到96110預警勸阻電話來電,一定要接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