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朝政)在鄉村振興進程中,黔江區石家鎮立足山區地質特點,以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為突破口,創新構建“巡查+制度+宣傳”工作體系,將防災減災與鄉村建設深度結合,為鄉村治理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石家鎮組建群測群防員組成的工作隊,聚焦關口村打石場危巖、馬腦頂村灣灣滑坡等重點區域開展巡查。工作者們深入農戶,既排查隱患,又面對面宣講防災知識與文明理念,在守護群眾安全中踐行責任。
同時,該鎮以制度夯實工作基礎,建立值班值守、動態巡查、快速報告等全鏈條機制,確保24小時應急響應高效運轉。構建“鎮-村-點”三級責任體系,將隱患點納入網格化管理,明確巡查標準與頻次;依托應急廣播、微信群搭建全鎮災害信息共享平臺,及時發布預警,引導群眾科學避險,推動形成全民參與的治理格局。
此外,石家鎮圍繞“防災減災·文明同行”主題開展沉浸式文明實踐活動。利用趕集日、院壩會組織知識宣講,發放手冊、講解案例以提升群眾自救能力;在鎮村主干道設防災宣傳欄,通過LED屏滾動播放文明標語,將防災知識與村規民約、家風家訓融合,營造“科學防災、文明避險”氛圍,讓防災理念深入人心。
這一模式不僅筑牢了地質災害防治安全防線,更培育了良好鄉風民風,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安全保障與精神動力,豐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