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詩素 ) 9 月2 日,黔江區紅十字會結合全國紅十字系統開展的2025年度紅十字青少年活動月走進育才中學,為該校800余名初一新生開展應急救護培訓,以實用技能為剛步入初中校園的新生筑牢安全“防護網”。
培訓中,應急救護師結合青少年校園生活場景,采用 “理論講解+實操演示”的模式,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易懂易學的內容。針對心肺復蘇(CPR)、海姆立克急救法、外傷止血包扎等高頻應急場景,應急救護師用人體模型現場演示動作要領,從按壓深度、頻率到包扎手法,每一個細節都逐一拆解。
“雙手掌心向下交疊,垂直按壓在兩乳頭連線中點,每分鐘 100-120 次……” 在實操環節,新生們分組站在模擬人旁,在志愿者的手把手指導下嘗試心肺復蘇操作,遇到包扎角度不對、按壓位置偏差等問題,應急救護師立即糾正。現場還設置了互動提問環節,新生們圍繞 “運動扭傷后怎么處理”“異物卡喉能拍背嗎” 等問題積極提問,志愿者逐一解答,確保知識入腦入心。
據介紹,此次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進校園活動是區紅十字會貫徹落實關于紅十字生命教育工作的部署,在中小學開展人道法課程,在高校開展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同伴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理解保護生命和人的尊嚴的重要性,塑造積極向上的生活 態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應急救護培訓納入學校素質教育內容,結合新生校園軍訓等活動推進在校學生救護知識技能學習,推廣在學校配備急救箱、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應急救護一體機等急救設備,提高學生避險、救護技能,增強校園救護服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