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啟軍在晾曬掛面
在武陵山區腹地的黔江區石會鎮黎明社區,每天清晨,天還未亮透,陳啟軍的面坊已經飄出濃郁的麥香。和面、醒面、拉條、晾曬……他和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每一道工序,各種款式的手工掛面從架子上垂落,宛如一道道傾瀉的瀑布,成為黎明社區一道獨特的風景。
今年44歲的陳啟軍,與面條結緣10多年,從代理酉陽面條到創立自己的品牌“曉軍”手工掛面。他用一雙勤勞的手,不僅撐起了一個家的幸福生活,更帶動了鄉鄰就業,讓地道手工面香飄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結緣
一碗面條點燃創業夢
時間回溯到10多年前,陳啟軍還和許多農村青年一樣,在外地打工。“那時候做建筑,不僅很累很苦,還掙不了幾個錢,更照顧不了家里。”陳啟軍說,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路過酉陽縣時買了一把當地的面條帶回工地,沒想到,工友們試吃后都說那面條口感好,有嚼勁。
一句無意的好評,像一顆種子,落在陳啟軍心里。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或許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工地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政策這么好,為什么不試試自己創業呢?”陳啟軍毅然返回黔江。回鄉途中,他特意多買了幾把酉陽面條,分給石會鎮黎明社區的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試吃,并誠懇地收集大家的意見。“大家都說好吃,說從來沒吃過這么勁道的手工掛面。”得到肯定后,陳啟軍下定決心:自己創業,代理酉陽掛面。
堅守
12年代理路,靠真誠走出大山
創業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為了打開市場,陳啟軍開始起早貪黑、風雨無阻地奔波。他拉著面條,走遍了黔江區及周邊的大小集市、超市和小賣部。“剛開始沒人認可,只能一家一家推,請人家試吃。”
他的真誠和樸實,逐漸打動了不少客戶。有人被他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感動,有人被面條的穩定品質留住,陳啟軍慢慢建立了自己的人脈圈子。12年來,他代理的酉陽手工掛面在黔江以及周邊市場占據了可觀的份額,他也靠此攢下了一份家業。
但市場總是在變化,截至2023年,黔江市場代理酉陽手工掛面的商戶已增至6家,競爭愈發激烈,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生意越來越難做,壓力越來越大。”陳啟軍意識到,單靠代理,路只會越走越窄。
蛻變
每天3000斤面香飄湖北
2023年6月,陳啟軍做了一個重大決定:不再只做代理,要自己加工手工掛面,打造自己的品牌!這個名字,取自他與妻子楊曉萍名字中的各一個字——“曉軍”,這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夫妻攜手奮斗的見證。
盡管對面條工藝已十分熟悉,但為了掌握最地道的手工掛面技術,他專門前往一位老師傅那里學藝。“從辨別面粉質量,到操作機械、科學和面,每一步都是學問。”學成歸來,他購置設備,建起了自己的手工掛面作坊。
最關鍵的和面環節,他始終親自掌握。“水溫、力道、時間,差一點口感就不同。”陳啟軍說,在和面的每一個環節,自己會全程緊盯親力親為,必須嚴格把控,從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確保吃的就是小麥最本真的香味。如今,他的小作坊每天能生產3000斤手工掛面,全年產量達300噸,年總產值約120萬元。產品除了供應黔江本地,更遠銷湖北。每周,他都要親自往返一次湖北,每運送一次手工掛面價值均在2萬元以上。
“現在每天凌晨五六點就開始忙,雖然累,但心里踏實!”一位在面坊務工的村民笑著說,“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比出去打工強多了。”
信念
堅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從工地打工到代理面條,從為人代工到自創品牌,陳啟軍的創業之路,是一條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的奮斗之路。他和家人用自己的雙手,將一碗普通的面條做成了帶動就業、飄香出山的“致富面”。
陳啟軍始終堅定信念: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確保“曉軍”手工掛面衛生安全,讓百姓買得放心、吃得安心,不出任何食品安全問題。
“曉軍”手工掛面自上市以來,憑著良好品質,在黔江周邊已小有名氣。但陳啟軍并不滿足,他和家人正計劃借助電商平臺,讓面條走出武陵山區,賣向更廣闊的市場;他還夢想著擴大規模,實現自動化一條龍生產,讓傳統手藝與現代技術更好結合……
(記者 譚登帆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