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高氣爽,群賢畢至。9月6日,由《中國創傷雜志》、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及《創傷外科雜志》聯合主辦,重慶大學附屬黔江醫院承辦的“2025中國武陵創傷學術大會”在黔江區希爾頓歡朋酒店盛大舉行。

蔣建新

費軍

稅巍

寧可

黃光斌

李磊

向強

徐世偉

陳永華

胡惠

宗建春

張小林

姚元章

楊欣建
本次大會匯聚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戰創傷醫學中心主任蔣建新教授,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干細胞及基因治療專家寧可教授,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戰創傷醫學科主任費軍教授,《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常務副總編兼編輯部主任、中華醫學會創傷分會感染學組組長李磊教授等國內外創傷醫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圍繞“創傷醫學前沿技術與區域協同發展”主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共同推動武陵山區創傷救治水平提升。
群賢畢集???
共繪發展藍圖
上午8時,大會在莊嚴的氛圍中拉開帷幕。黔江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黔江肩負著建設市級區域醫療中心的重大使命。近年來,黔江區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提升區域醫療中心能級,為渝東南乃至武陵山區千萬群眾提供了更加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戰創傷醫學中心主任蔣建新教授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黔江區在創傷醫學領域取得的快速發展。他回顧了重慶作為國家戰創傷醫學重要發祥地的輝煌歷程,指出重慶目前已建成國際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全、學術影響力最廣的創傷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他呼吁與會專家聚焦創傷醫學難點問題和關鍵技術,瞄準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推動創傷醫學事業創新發展。
學術盛宴???
聚焦前沿技術
在學術論壇環節,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報告。蔣建新教授以《國家戰略與創傷醫學高質量發展》為題作首場報告,從學科發展及創傷救治體系建設等方面深入闡述了國家戰略背景下創傷醫學發展的新要求和新路徑。寧可教授以《神經損傷及退行性病變的基因治療》為題,系統介紹了基因治療在神經損傷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臨床應用前景。費軍教授聚焦《浮動肩損傷》這一臨床課題,結合大量病例資料,詳細講解了診斷要點和創新性治療方案。李磊教授分享了《關于投稿信,您可能不知道的細節》,為論文撰寫與投稿提供指導。
此外,黃光斌教授、稅巍教授、向強教授、宗建春教授、徐世偉教授、胡惠教授、姚元章教授、陳永華教授、楊欣建教授、張小林教授分別就膈肌損傷、骨盆髖臼骨折、嚴重穿透傷處置、復雜創面修復、破傷風防治、腹部創傷控制、創傷時效救治、骨科術后肺栓塞、骨質疏松規范化治療及鑒別診斷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學術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成果豐碩???
共謀區域協同
本次大會為武陵山片區創傷醫學工作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有效促進了先進創傷救治技術和理念的區域傳播與落地。在討論環節,與會者踴躍提問,講解者耐心解答,形成了良好的學術互動氛圍。重慶大學附屬黔江醫院黨委書記潘東表示:“我院將充分吸收本次大會的豐碩成果,持續深化與各優秀醫療單位及專家團隊的長期穩定合作,聚力突破關鍵技術難點、優化資源布局、加強專業人才梯隊建設,全面提升武陵山區創傷救治體系的整體效能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
參加大會的,還有來自陸軍特色醫學中心、西南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重慶市兩江新區人民醫院和武陵山片區多家醫療機構的創傷醫學專家、醫務工作者。與會專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大會為新起點,加強協作,共同提升創傷救治水平,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貢獻力量,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記者 徐朝政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