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楊雙)“過去提建議靠開座談會、靠紙筆留言,現在通過手機掃碼就能及時上報,并能時刻跟蹤建議辦理進度,辦理效率大大提升。”近日,談起“141基層智治平臺”給落實群眾建議帶來的變化時,一位黔江區城東街道的市民感慨道。
讓市民稱贊的“141基層智治平臺”,正成為群眾建議落地落實的“追蹤器、加速器”。平臺通過“黨建·人大代表全渝通”程序,將建議辦理地理位置、事件描述、辦理建議等全部整合到事件基本信息中,實現辦理情況“一屏可視”。平臺實現了群眾建議的全流程在線辦理,從建議提交、審核、交辦到辦結,各個環節都在線上完成。
“過程全留痕,流程全透明。”城東街道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通過指揮中心統一調度,日常問題由網格處理,意見建議定崗交辦,確保不同類型的問題建議都能找到對應的解決崗位和渠道。市民可以通過平臺看到建議所處的辦理階段,將“定時監督”變為“實時監督”。
平臺實效不斷顯現。在街道“141基層智治平臺”,市民通過黨建·人大代表全渝通城東街道代表之家二維碼掃碼,反映街道高澗居民點太陽能路燈不亮、石城社區原人大家屬院污水管網堵塞等問題。收到市民建議后,街道指揮中心定崗交辦街道市政環境崗處置,通過平臺的交辦和跟蹤落實,群眾建議在60天內實現從溯源到全面辦結。據平臺數據顯示,采用平臺黨建·人大代表全渝通程序后,群眾建議響應速度和辦結率大幅度提升。
“141基層智治平臺”不僅是一座連接市民與政府的“連心橋”,還是一個保障人民民主貫穿于“建議、辦理、監督、落實”全過程的實干平臺,真正讓群眾建議辦理工作實現了“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