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石志愿服務隊看望“空巢老人”(資料圖片)
近日,黔江區紅十字白石鎮志愿服務隊為該鎮6戶孤殘家庭送去米、油、牛奶和慰問金。志愿者不僅送去物資,隨行人員張凱、王禮坤還各自掏出200元,叮囑老人“給老伴買營養品,盡早帶孫子去醫院檢查”。
在玉巖村四組,志愿者看望了75歲的楊孝禮和他收養30多年的養子。養子雙腳無法站立,老人照顧無血緣關系孩子的感人事跡,讓志愿者張凱又拿出500元交到老人手中……
黔江區紅十字會秉承“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將愛心和服務送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這樣的慰問活動,在幾乎每天都有發生。
今年,該會通過第五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年度工作優化方案,全面部署了新一年重點工作,旨在進一步提升服務大局能力、增強人道服務實效。
基層組織建設,筑牢人道服務根基
黔江區紅十字會深知,健全的組織體系是開展人道工作的基礎。
2021年8月,黔江區城西街道辦事處入選重慶首批紅十字會基層組織模范單位創建項目,每個創建單位獲得10萬元經費資助。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實現基層組織全覆蓋目標。
今年3月11日,黔江區紅十字會聯合中心血站到重慶經貿職業學院,開展了“發揚雷鋒精神,傳遞愛心力量”三獻宣傳活動,志愿者用一整天時間向青少年傳播捐獻知識。
“我們通過人員培訓、資金支持、物資調配等多種方式強化基層服務能力,積極發展會員和志愿者,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紅十字事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層組織建設的成效已經顯現。
應急救援與救護,守護生命安全的防線
應急救援是紅十字會的核心職能之一。
今年4月7日,黔江區紅十字會在水車坪開展了為期一天的應急救援演練,15名志愿者參加。
應急救護培訓同樣不可或缺。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黔江區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迎來了一批特殊訪客——工作人員給小學生講解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通過模擬逃生結繩體驗和地震救援模擬演練,孩子們在互動中學習了避險知識。
9月2日,黔江區紅十字會走進育才中學,為800余名初一新生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應急救護師采用“理論講解+實操演示”的模式,教授心肺復蘇(CPR)、海姆立克急救法、外傷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
“雙手掌心向下交疊,垂直按壓在兩乳頭連線中點,每分鐘100-120次……”在實操環節,新生們分組站在模擬人旁,在志愿者的手把手指導下嘗試心肺復蘇操作。
人道救助與傳播,傳遞社會溫暖
黔江區紅十字會持續開展多項人道救助活動,聚焦“一老一小”“一殘一困”等重點群體。
2024年5月8日,為紀念第77個“世界紅十字日”,組織區內多支志愿服務隊,開展了以 “愛老護幼 博愛‘黔’行” 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不僅參觀了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還來到正陽養老院,看望并慰問了居住在這里的老人們。
今年6月1日,開展了“粽情端午,博愛相伴”志愿服務活動,為留守兒童精心設計了猜謎語、有獎競答、郵寄書信等活動。
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活動是以實際工作成效慶祝中國紅十字會成立120周年,更是對紅十字精神的傳承和發揚。未來,他們將繼續秉承“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打造具有黔江特色的人道服務工作品牌。
走在黔江區街頭,可能會遇到正前往孤殘家庭送溫暖的志愿者;在學校里,可能看到孩子們專注學習急救知識的場景;在社區,可能碰上正在開展的“三獻”宣傳活動。
這些普通人參與的場景,匯聚成黔江區紅十字會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
無論是72歲的楊孝余老人,還是正陽養老院里的長者,或是育才中學的800余名新生,都能感受到紅十字力量帶來的改變。
正如那首志愿者唱起的《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記者 譚登帆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