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文梅 通訊員 劉尊)金秋時節,五谷飄香,酉州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作為“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的敏興農林有限責任公司,今年在酉陽自治縣18個鄉鎮布局的2.88萬畝鮮食玉米種植基地喜獲豐收,年產量突破4.5萬噸,產值超1.3億元,不僅讓農戶的“錢袋子”鼓了起來,更以科技賦能與產業鏈延伸,為酉陽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眼下,酉陽鮮食玉米采收已進入尾聲,但在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海拔1000多米的種植基地里,仍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村民們趁著晴好天氣,分工協作開展采收作業,采摘、裝筐、轉運各環節井然有序。
“今年氣候條件好,玉米長得特別好!我這50多畝基地,每畝能收兩千多斤,加上訂單收購的穩定價格和產業補貼,算下來能有十萬元收入哩!”?種植大戶王昱皓捧著金黃的玉米棒,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這樣的豐收場景,在酉陽18個鄉鎮的種植基地隨處可見。敏興農林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林勝龍介紹,今年該公司在全縣布局的鮮食玉米種植面積近3萬畝,截至目前,已收獲4.5萬多噸,營業收入突破1.3億元。從平地到坡地,從低海拔到高海拔,成片的玉米地變成了農戶的致富田,也成了酉陽農業的增收名片。
田間搶收忙,車間生產同樣馬力全開。
在敏興農林有限責任公司小壩園區的加工廠內,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清洗、分揀、殺菌、包裝等工序一氣呵成。
“我們從基地收回來的鮮食玉米,全程通過全自動化智能加工設備處理,關鍵在于采用超高溫殺菌技術和高阻隔包裝材料,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常溫下就能儲存12個月。”林勝龍指著生產線介紹,公司嚴格遵循“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的品控標準,從原料篩選到成品檢測層層把關,讓產品既安全又優質。
過硬的品質,讓酉陽鮮食玉米贏得了廣闊市場。“我們都是按訂單生產,現在基本沒有庫存了!”林勝龍自豪地說,產品不僅銷往東南沿海地區,還走進了香港、澳門市場,部分更是出口至新加坡,“‘酉陽800’的品牌口碑,加上產品的便攜性和高品質,讓我們的鮮食玉米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在鮮食玉米產業穩步發展的同時,敏興農林有限責任公司并未停下創新的腳步。自2021年起,公司與重慶市農科院深度合作,聚焦雜交育種、航天育種等關鍵技術,歷經四年攻關,成功選育出“高直3號”玉米新品種,并在涂市基地開展50多畝試驗種植,如今已喜獲成功。
林勝龍介紹,該品種畝產達664公斤,提取抗性淀粉純度最高可達55.7%,遠超普通玉米品種。更難得的是,“高直3號”適應能力強,無論是低海拔還是高海拔、平地還是坡地,都能采用?“粗獷式”種植模式,管理便捷、成本更低。這一突破不僅拓展了玉米產業鏈條——從鮮食玉米延伸至精深加工的抗性淀粉產品,更大幅提升了產業價值,為酉陽農業?“向科技要效益”?提供了生動范本。
談及未來發展,林勝龍信心滿滿。他表示,公司將持續發揮“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的引領作用,一方面在全縣推廣鮮食玉米標準化種植,統一技術規范、統一品控標準,讓更多農戶參與到產業發展中;另一方面升級智能化加工生產線,提升產能與效率,同時聚焦產品的精深加工,將其打造成“酉陽800”的特色高端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