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優質水稻大田移栽秧苗(資料圖片)

稻谷飄香慶豐年
“說起扶貧、脫貧和鄉村振興路上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黔江區五里鎮河南村的‘娘子軍’村干部。因為這個村的村干部九成都是女性,他們真正體現了什么叫做巾幗不讓須眉。”近日,筆者來到黔江區五里鎮河南村采訪時,一位村民如此告訴筆者, 她們視村民為親人,帶著感情深入農戶、到田間地頭,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溫暖了民心;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村民一步步踏實地行走在扶貧、脫貧和鄉村振興路上;她們用實際成效兌現了當選村干部時的莊嚴承諾。
貧困村的蛻變
五里鎮河南村2014年被確定為貧困村,也是“軟弱渙散村、后進黨支部”,更是集體經濟“空殼村”。全村戶籍人口410戶1479人,建檔立卡58戶222人。通過三年時間的精準扶貧,在2017年實現了全村脫貧。在這批“娘子軍”的帶領下,在村民的擁護和支持下,全村的產業建設、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和物質生活條件都發生了變化,各項工作也贏得了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2024年,河南村終于一舉摘去“軟弱渙散村、后進黨支部”的帽子,集體經濟從零元發展到超過10萬元,在全鎮經濟社會綜合實績考核中從倒數第一名躍升到前三名。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著村干部’。這美麗的變化背后,與這批‘娘子軍’村干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河南村綜合專干張彩云說,好的村干部,就是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不管走到村上哪里,村民能笑著跟你打個招呼。
當上村干部之后,她們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他們初任干部時的莊嚴承諾,那就是讓父老鄉親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安全的水喝、學生能上學、生病能就醫,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瞧瞧,從2014年確定為貧困村到現在,該村發生了怎樣的美麗蛻變。
路亮心更暖
當暮色籠罩大地的時候,河南村的太陽能路燈好似點點繁星降臨人間,照亮了村內民居院落和蜿蜒的村道。
“以前我們村天色一暗,就一團漆黑,晚上串個門不打手電筒都不行。現在好了,夜晚不再是伸手不見五指,太陽能路燈把村道照得亮堂堂的……”看到村里喜人的變化,村民張永剛高興地說。
2023年,河南村通過村民“一事一議”后,決定實施明亮工程。這批“娘子軍”帶領黨員、村民身體力行,將289盞太陽能路燈豎立到村內主道上和院落中,為全村人民夜間安全出行提供便利。
喚醒沉睡田
河南村田多、撂荒地多、勞力少,如何推動撂荒地復耕復墾,促使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成為村兩委干部的第一課題。
“干!”村兩委統一思想,就在土地上發展集體經濟這一文章,把黃家壩上、泄洞壩的撂荒田盤活,走“村集體經濟 +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路子,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
村上1男4女(村干部),他們自加壓力,舍小家顧大家,不畏懼、“全脫產”,召開多次村委會、黨員會、院壩會,數次商定籌資用資辦法,因地制宜制訂工作措施,不分晴雨天、發揚“白+黑”、持久戰精神,采取掛圖作戰、倒排工期方法,硬是在近一個月內,將120余畝撂荒田盤活,種植上優質水稻。當年,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10萬元,20余名村民實現就地務工增收。
2025年,又是這批“娘子軍”,發展優質水稻150余畝,通過區農業農村委測產,畝產達到550公斤以上,又是一個增收年。
解決飲水難
“我們有穩定干凈的自來水了,好安逸!以前,洗臉、洗腳水還要拿來喂豬、喂牛,十天半月才洗上一次澡。”河南村二組村民楊勝武說,村里飲用水因水源點多線長、地勢陡峭,加上是季節性供水,管網缺乏有效管護,管道堵塞、多處滲漏,導致無法正常供水,自來水的“消失”給群眾造成了諸多不便。
村支兩委高度重視,查明原因,由綜合專干王芳與蓬東鄉自來水廠協調,村民投工投勞,家家戶戶連上了自來水;同時,村上還籌資對大巖口原蓄水池進行了維修、對水管進行更新、安裝凈水設備,讓群眾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惠民貼心人
路,既是向外看的途徑,也是向內尋的指引。
該村不斷完善村道路建設,推進洞口至西洋村公路提檔升級,維修村黨群服務中心至大巖口部分村道路,新修三組入戶路,一組至海洋村連接路,不斷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方便群眾出行,助力鄉村振興。
“現在好了,‘公路’直通院壩,真正實現了出門腳不沾泥,出行方便快捷。”村民汪文周高興地說。
此外,河南還村積極動員村民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減少大病醫療支出,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和防止因病返貧。
通過發放宣傳單、入戶走訪等方式,宣傳醫保新政策,向村民介紹繳費時間、標準、流程以及參保后的保險待遇、異地就醫政策等村民關心的問題,讓村民詳細了解政策,放心參保。
同時,針對脫貧戶、低保戶、殘疾戶、留守老人戶等,建立摸排臺賬和管理臺賬,本著“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理念,耐心為村民答疑解惑,一對一指導村民醫保繳費,提供上門代繳服務,把民生事辦好辦實,在2023年、2024年率先完成全鎮下達的指導性目標任務。
以上這些能觸摸的見證,只是該村這批“娘子軍”在扶貧、脫貧和鄉村振興路上的一個縮影。
2025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這是一個新的開始。為讓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個臺階,河南村兩委積極做實工廠化養殖產業發展,規模化發展小春生產、申報巴渝和美鄉村建設、小河流域綜合整治等項目。這批“娘子軍”用她們的實際行動默默滋養著河南村大地。她們向前的腳步從未停歇,帶領群眾致富之路永不止步。
(通訊員 李西軍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