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渝山海情 攜手共助農
石柱紅辣椒基地
近日,2025年魯渝消費幫扶產銷對接活動在山東省濟南市泉城廣場舉行。活動總結回顧了2025年魯渝消費協作工作情況,交流了工作經驗,公布了2025年度魯渝消費協作典型案例,石柱自治縣獲得2025年“魯渝消費協作典型案例”殊榮。
石柱是山東省淄博市的對口幫扶縣。近年來,大力發展以辣椒、黃連、莼菜為代表的“三色”產業,深入推進“渝貨進山東”工作,2024年,完成魯渝消費協作2198.69萬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09.93%。2025年以來,已完成魯渝消費協作2006.5萬元。重慶市水火土食品產業有限公司(下稱水火土公司)生產的莼菜產品正式在全市540家羅森便利店上架銷售,并逐步拓展至國內外其它羅森門店,目前,已帶動全縣實現農特產品出口總額3476.25萬元、增長300%,增速排全市第1位。
健全機制、創新模式,完善消費幫扶體系
石柱堅持把消費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引擎。
完善多元協作體系。調整充實消費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細化年度目標與舉措,構建“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幫扶體系,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
建立長效對接機制。印發《2025年石柱縣消費幫扶重點工作清單》《2025年度魯渝消費協作任務分解方案》等文件,創新構建“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農業和“以購代捐”機制,引導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加強與淄博市等有關市縣合作,持續擴大農特產品直采直銷規模。
持續加強政策支持。鼓勵支持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市內外展銷活動,對參與展示展銷活動的企業繼續給予展位費補助,進一步激發企業拓展市場的積極性。
立足特色、招引企業,不斷增強造血功能
依托得天獨厚的特色資源優勢,發展壯大特色農業產業,吸引龍頭企業落地,推動實現由“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
做靚“三色”產業。構建形成以辣椒、黃連、莼菜為代表的“三色”產業全鏈條發展體系,“三色”產業種植規模達到75萬畝,其中黃連、辣椒、莼菜產業基地面積分別達7.2萬畝、10.5萬畝、1.4萬畝,加工辣椒產量占全市的70%,黃連種植規模和產量占全國的60%,莼菜種植規模和產量占全球的70%,榮獲“2025年鄉村振興道地藥材發展示范縣”,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招引“龍頭”企業。立足“三色”產業優勢和山東省的對口幫扶優勢,成功吸引一批山東省優質龍頭企業落地。特別是水火土公司自2018年從山東省引入石柱以來,已發展成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莼菜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其生產的“莼小絲”膠原莼露入選中央接待辦指定食品、市政府外事禮品目錄,榮獲“重慶好禮”金獎。2024年,石柱縣與日本株式會社AS簽訂1億美元的產品出口訂單,其中莼菜產品訂單為8000萬美元,主要由該公司生產,今年上半年已完成銷售300萬元(預計下半年將完成6000萬元訂單任務),該企業帶動今年上半年實現產值2650萬元、增長530%。
增強“造血”功能。通過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招引龍頭企業落地,實現農特產品的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進一步夯實消費幫扶的基礎,群眾增收“造血”能力明顯提升。通過魯渝消費幫扶,帶動全縣完成電商銷售額35.1億元。
拓展市場、擦亮品牌,提升國際競爭能力
積極構建線上線下結合、內銷外銷聯動、展會節會助推的立體營銷體系,全力拓展國際國內市場。
深化節會展銷。組織100余家企業參加山東糖酒會、西洽會等重點展會,通過“展銷+推介+直播”實現銷售額200余萬元,達成意向訂單30余個、金額3000萬元,成功簽約智能閥門、電線電纜、風電開發等重點產業項目,預計年產值超10億元。
注重產品研發。針對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新研發推出一系列即食品、調味料、預制菜等新款產品,增強農產品跨區域適應性和競爭力,累計開發以黃連、黃精為主要原材料的系列產品80余個,開發以莼菜為主要原材料的高附加值產品35個,開發以辣椒為主要原材料的精深加工產品200余個。
大力培育品牌。累計認證“三品一標”品牌農產品174個、特質農品11個、重慶名牌農產品61個,“巴味渝珍”授權產品7個,推動小天鵝食品、金東東辣椒等企業產品進入全市消費品“爆品”培育庫,有效增強石柱縣特色產品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
拓展海外市場。大力實施外貿企業出海等行動,新培育辣椒、黃連、莼菜“三色”自營出口外貿企業5 家,成功推動石柱柑橘、葡萄等農產品出口越南、印尼,推動黃精面順利出口新加坡,全縣外貿市場拓展至22個國家。
豐富業態,利益共享,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堅持政企攜手,創新聯農帶農模式,推動利益聯結機制更加穩固、更加長效,有效提升群眾增收致富能力。
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探索“消費+旅游”“消費+農業”“消費+文化”“消費+民宿”等新業態新模式,吸引廣大企業參與,有效聚合重慶硒旺華寶生物科技公司等82家本土企業參與消費幫扶,與山東淄博、重慶南岸、重慶綦江等企業形成結對關系,助推石柱農特產品走向市內外。重慶硒旺華寶生物科技公司作為石柱本地龍頭企業,采取“產業發展+消費幫扶”方式,今年實現消費幫扶銷售額600萬元。
加強利益共享。建立健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充分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合作、務工服務、農產品直銷等方式獲得收入,讓群眾在產業發展、消費幫扶中實現利益共享。
提升收入水平。在產業發展和消費幫扶的“雙輪”驅動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群眾的收入水平持續提升。在水火土公司的帶動下,全縣4100戶農戶參與莼菜種植,戶均增收超1萬元。2025年以來,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總經營性收入達4204.35萬元,10萬元及以上的村有146個、占比64%;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9元、同比增長5.9%,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低于1萬元的戶全部“清零”。
(通訊員 隆太良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