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全力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
統籌推進人聚、業興、城建、社會治理,加快打造中等規模現代化人民城市

高鐵站(記者 田鵬 攝)
“黔江邁入高鐵時代,開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的全新篇章。”“高鐵路網的織密,讓我們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通車,不僅讓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更為高鐵沿線地區的高速發展注入新活力。
地處武陵山區腹地和重慶市東南部中心的黔江,是國、市定位的區域中心城市。黔江區旗幟鮮明把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目標、總任務、總牽引和總抓手,響亮提出“一年起勢、三年成勢、五年勝勢”戰略目標,奮力打造武陵山區現代化產業高地、公共服務高地、旅游集散中心、綜合開放門戶、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與此同時,黔江區開展了歷時4個多月,覆蓋5類群體、20余萬人參與的“迎接高鐵時代 建設中心城市”大討論活動,匯集意見建議1萬余條,凝聚起“建中心、打翻身仗、重塑榮光”的強大共識。先后組織黨政代表團前往渝東南兄弟區縣、武陵山區其他中心城市和咸豐、來鳳等毗鄰地區,以及涪陵、豐都等長江經濟帶沿線區縣考察,找準差距、借鑒經驗,謀劃自身發展方向。全區干部群眾思想進一步解放,發展共識基本形成,干部帶頭干、比著干、定期曬的干事創業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調動,發展成效初步顯現。今年一季度,全區生產總值增長6.4%,居全市第5位,較去年同期提升33位;上半年GDP增長5.1%,經濟運行呈現回升向好態勢。
自去年黔江區委五屆七次全會以來,黔江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圍繞打造區域中心城市目標,推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迭代升級,全面加快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日前召開的區委五屆八次全會聚焦人聚、業興、城建、社會治理,明確了建設中等規模現代化人民城市的戰略任務。黔江正以強力的專班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一體化協同發力,推動城市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為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力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目前,城市建成區面積27.6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8萬人,城鎮化率61.79%。
優格局聚合力
城市規劃“活”起來
正陽·星都薈商圈正式開業運行,標志著黔江新城有了自己的CBD。

星都薈商圈一角
正陽·星都薈是黔江2024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項目的落地與投用,不僅帶動周邊配套升級,成為黔江新城核心商圈和消費中心,更為黔江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注入新動能,為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提供新引擎。
毗鄰正陽·星都薈商圈的黔江恐龍化石群,是目前西南地區唯一的白堊紀恐龍化石群。黔江依托這一資源,正全力以赴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恐龍新城。據介紹,去年9月以來,黔江探索把考古發掘過程與研學旅游結合,科研與科普融合,推動恐龍遺址公園一期項目建成開園,全力建設恐龍數字科技館,規劃建設恐龍文化創意產業園,注冊了黔江恐龍品牌“黔多多”......

武陵山機場(記者 田鵬 攝)
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引領性作用。
今年以來,黔江區聚焦聚力擘畫規劃愿景,不斷強化片區城市設計、專項規劃、重點項目設計,圍繞生態本底、產城融合、民生實事等不同類型區域發展主題,有針對性地開展了高鐵新城、恐龍遺址公園、黔州大道沿線風貌改造、老城城市有機更新等城市規劃設計,全民共繪城市未來藍圖,城市空間格局持續優化。
強建設促投資
城市速度“跑”起來
黔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冉宵亮表示,今年以來,我們錨定“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目標,強力推進排水管網、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重大項目建設。上半年,全區城建領域投資同比增長75.4%,居全市前列,全力助推城市建設向高質量發展。

武陵水岸文娛活動
據了解,黔江區制定城市建設“四張清單”,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征地拆遷實現突破,項目用地保障全面增強。城市體檢摸清底數,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補齊城市建設發展短板弱項,從13個維度、35個分析視角全面檢視“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城區”4個層級的城市運行情況,在77項指標基礎上創新提出具有黔江特色的9項指標,按照國市要求完成城市體檢綜合報告、社會滿意度調查報告。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上半年,統籌推進城市板塊90個項目建設,已到位資金72個項目開(復)工54個,開(復)工率75%,高鐵站樞紐工程、站前風貌改造等10個項目按期完工投用。
精管理提水平
城市之美“繡”出來
今年初,黔江啟動“奮戰一百天 城市煥新顏”城市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聚焦環境衛生、亂停亂放、游商游販、窗口形象等突出問題,在城區6個街道辦事處范圍內深入開展集中整治,實現清理違規占道經營、“十亂行為”等上萬起,持續改善城區市容風貌和人居環境質量,切實營造了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
“針對校園周邊臟亂差的現象,我們多次開展馬路辦公,著力解決這一頑疾,讓流動商販有了‘安家’之地。”黔江區城市管理局局長陳勝表示,此項工作不僅解決了多年來流動商販“占道經營”“環境臟污”雙重問題,還為流動商販帶來了生計,民生滿意度和幸福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以“繡花功夫”進行精細化管理。

黔江城區(記者 田鵬 攝)
今年以來,黔江區以建立健全“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為牽引,以數字賦能為支撐,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不斷推陳出新,強化集中整治和創新治理,不斷探索城市常態長效管理機制,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改革步伐全面加快,完成城市清掃保潔、園林綠化市場化改革和“大綜合”城市治理體制機制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城市綜合管理問題有效處置率提升至97.61%;完成313名社會監督員選聘,多層級常態化開展“馬路辦公”,初步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城市治理格局。數字化治理探索推進,形成多跨協同“城市大腦”,快速響應能力有效提升;制定5條特色跑道,構建城市運行“健康圖譜”,智能預案、感知設備關聯率100%,城市管理風險感知預警能力持續增強。
同時,為著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質,黔江從宜業宜居宜樂宜游角度出發,以“500米見園,300米見綠”為目標,加快推進武陵大道優化提升工程與城市綠化更新提質項目,以及河濱公園等公共空間改造,大力實施圍墻拆除和主次干道綠化美化,整體提升城市界面形象,塑造“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文明城市生態底色。
從系統規劃到品質建設,從煥新城市到精細管理,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美麗黔江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記者 王安娜 羅躍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