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行駛在黔江區金溪鎮至白土鄉新竣工通車的三級公路上,道路寬闊平坦,四周阡陌相通,這條曾經的“懸崖路”“掛壁路”,經過改擴建,如今已變成縮短城鄉距離的紐帶,懸崖路變康莊道,山區物流動脈暢通無阻。日前,記者從黔江區交通運輸委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黔江區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速達11.6%,遠超全市3.9%的平均水平,位列全市第二。
近年來,黔江區堅持交通先行原則,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去年,黔江區建成200萬噸鐵路集裝箱貨場,并成功開通西部陸海新通道黔江班列,這對結束黔江區沒有國際貿易班列的歷史具有里程碑意義。今年,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黔江區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在區域交通網絡建設上,黔江區續建鄉鎮通三級公路項目94.5公里,占全市150公里的63%。建設里程、投資規模、建設進度均列全市第一,成功實現 “1小時黔江”閉環,在全市率先實現所有鄉鎮通三級公路。黔江區30個街道、鄉、鎮和220個村(社區)全部通了油路或水泥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路網。
有了完善的路網體系,黔江區交通運輸委開始著力培育公路運輸市場新活力。他們靠前服務客貨運企業,精準解決企業運營中的實際困難。2025年上半年,黔江區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速達到11.6%,遠超全市3.9%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市第二。
除了注重硬件建設,黔江區更在服務上下足功夫。近年來,黔江區交通運輸委不斷盤活資源、彌補短板,在交通運力不斷增強的同時,提檔升級交通服務能力,成功創建 “四好農村路”市級示范區(全市僅3個)。
單一的公路運輸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必須發展多式聯運,打通物流供應鏈條。2025年,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發展勢頭,黔江區物流體系效能顯著提升。今年上半年,跨境公路班車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運輸生力軍,到發車量達7593車次,同比增長194%;貨值80.26億元,同比增長437%。
交通條件的改善,為黔江區農產品外銷和鄉村旅游提供了有效支撐,助推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隨著農村公路的不斷完善,黔江區的農產品能夠更快地運往市場,增加了農民收入。
黔江區還大力發展農村物流體系,依托郵政發展鄉鎮農村物流站場(點)24個,建立農村物流倉儲配送中心2個,開行農村貨運班線8條,月度貨運件達15萬件。
交通的改善也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黔江區開通了小南海十三寨、濯水、愛莉絲婚慶園等3條旅游專線,為黔江區國際籃球賽、山馬賽、武陵山民歌會等重點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運輸服務保障。
(記者 譚登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