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秀山自治縣官莊街道國土所辦公室,前來領取房產證的群眾絡繹不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終于讓多年來沒有拿到房產證的父老鄉親心里踏實了。”該所負責人盧林說。
“由于年代久遠、政策不完善等各種原因,‘有房無證’現象普遍存在,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官莊街道黨工委書記向攀說,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官莊街道巧用“雙網格”基層治理模式,“黨建網格”和“治理網格”協同配合,為多年來的“辦證難”賦能,精準發力、攻堅克難。
黨建網格聚合力,讓人民群眾主動參與辦證。官莊街道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辦證工作納入網格黨支部重要議事日程。網格長、網格員(主要由村社干部、黨員骨干擔任)變身政策“宣傳員”和情緒“疏導員”,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走訪農戶超1500戶,通過召開院壩會、板凳會、入戶走訪等形式,面對面講解政策、答疑解惑,打消群眾顧慮,引導其主動配合。
“一開始鄉親們都不太敢相信多年以來的無證難題能夠得到解決,怕竹籃打水一場空。”官聯社區本土人才陳吉維說,“我們帶著紅頭文件多次上門,一條條解釋,終于說動大家配合讓自家房屋‘轉正’。”
治理網格找門路,讓繁瑣的辦證工作有數據可依。官莊街道依托基層治理網格的信息化平臺,整合規資、住建等多方數據資源,建立了無證房屋專項數據庫。網格員通過微信、渝快政,可實時上傳摸排信息,更新辦理進度,反饋疑難問題。
通過設立工作專班,在網格平臺接收信息,進行分類梳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對于安置小區,主動對接相關部門調取原始檔案,簡化流程,實現“免罰辦證”;對于手續不全房屋,則根據相關文件標準,按照不同情況進行“免罰辦證”“少罰辦證”或“全罰辦證”。
“線上線下雙網格協同發力,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群眾辦證意愿強多了,我們也更有信心。”官莊街道規建辦楊利強深有體會。
截至目前,官莊街道已完成拆遷移民安置房屋免罰辦證165戶,完成存量違建房屋少罰或全罰辦證455戶。
官莊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用好“雙網格”基層治理模式,以敢為人先的魄力闖新路、破難題,為建設現代化新官莊久久為功、不懈奮斗。
(記者 姚華順 通訊員 曾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