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黔江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獲悉,今年4月23日發生在黎水鎮黎水村6組(貓貓坪)的突發危巖崩塌災情,經過半年時間的治理和監測,目前得到有效控制,受災群眾生活秩序恢復正常,區域地質災害防治能力顯著提升。

加固后的危巖
回顧災情發生當日,該區域突發新生危巖崩塌,方量約10立方米的危巖體垮塌后砸毀村民文元安房屋1間。經初步勘查,整個危巖帶長約180米,厚約4米,高約20米,總體方量約1.4萬立方米,殘留不穩定巖體多、風險高,嚴重威脅當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災情發生后,黔江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區應急管理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區財政局及208駐守地質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聯合開展應急處置。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依托專業技術力量,精準劃定危險區域,科學制定“清除+被動防護”綜合治理方案,為災情處置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在資金保障方面,區財政局緊急統籌安排專項資金80萬元,確保危巖清除、防護網建設及群眾安置等工作順利推進。截至目前,已累計清除危巖體218.24立方米,建設被動防護網1123平方米(全長224.6米,高5米),有效降低了危巖二次崩塌風險。
在災情處置過程中,黎水鎮人民政府第一時間組織危險區內18戶34名群眾避險轉移并妥善安置,無一人員傷亡,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此次危巖災情的成功處置,充分體現了黔江區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快速響應、科學施策與多部門協同能力,也為全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下一步,黔江區將繼續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與監測預警,筑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記者 黃英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