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造福百姓
黔江區中醫院成功實施首例智能導航系統下全膝關節置換術
10月14日,黔江區中醫院傳來好消息——在“魯渝協作”支醫專家聶秀青、黔江區中醫院骨傷科主任楊光海、副主任周杰,以及團隊的共同協作下,借助智能導航系統,成功為一患者實施了重度膝關節骨關節炎全膝置換手術,這是區中醫院實施的首例智能導航系統下全膝關節置換術,標志著該院骨傷科診療技術實現了新突破。
借助智能導航系統開展手術
61歲的患者龔女士,因20多年前的一次意外摔傷,導致雙側大腿骨折。因當時沒有采取正規有效的治療,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后期出現畸形愈合,導致雙側膝關節出現重度骨關節炎,現在出現行動不便、跛行、下蹲困難的癥狀,對她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困擾。近日,患者因右膝疼痛到區中醫院就診,確診為重度膝關節骨關節炎,需要進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由于傳統的手術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經過科學的診斷和評估,院方決定引進智能導航系統,輔助為患者開展重度膝關節骨關節炎全膝置換手術。
14日,在智能導航系統的輔助下,手術團隊僅用了一個小時便順利完成該手術。術后第二天,患者便能下地行走。
據悉,實施全膝關節置換術,能夠極大改善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關節疾病終末期患者的生活質量。一直以來,全膝關節置換術前必須通過雙下肢全長片進行規劃設計,術中需在股骨遠端開髓,使用髓內定位桿定位,從而得到恢復下肢正常力線所需要的截骨角度。該手術所有的操作全憑醫生的實踐經驗和輔助設備,手術的精確性和手術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且開髓會導致術中及術后失血增多、定位不精準的情況發生。而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智能導航系統,則可以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
“有了智能導航系統的輔助,實施全膝關節置換術,不需開髓就可幫助醫生精準進行股骨遠端及股骨前后截骨、定位假體安裝位置,精準度更高。”周杰介紹,相比傳統手術,智能導航系統下全膝關節置換術具有精準度更高、創傷更小、康復更快等優點,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膝關節活動度,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質量。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外科導航、機器人輔助手術在人工關節置換領域迅速發展。區中醫院骨傷科此次成功實施的首例智能導航系統下全膝關節置換術,不僅進一步提升了醫院膝關節疾病的診療水平,更是該科室以技術創新推動科室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為后續實施更精準化、智能化、微創化的手術奠定了基礎。
(記者 王安娜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