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上午11點27分,首趟渝廈高鐵列車復興號到達黔江站

西部陸海新通道欽州直達黔江首趟大宗商品貨運班列到站卸貨后出站

黔江土家兒女載歌載舞迎高鐵到來
隨著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建成通車,黔江跨步邁進“高鐵時代”,構建起了大交通時代,給黔江城市和經濟帶來了大變化。
黔江與世界的聯系
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密與高效
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正線全長242公里,以最快時速350公里的動車在軌道上飛馳,穿越武陵山脈的層巒疊嶂,平穩運行,杯水不搖。家住重慶主城渝中區的一位老人說:“乘渝廈高鐵暢游,穿越渝東南山水秘境,美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武陵乾坤立,獨步上天梯。舉目紅日盡,回首白云低。北宋名相、詩人寇準的《武陵景》,用短短二十個字,讓武陵山腹地的黔江雄奇險峻、直插云霄的山勢躍然紙上。詩意光環之外,也透露出黔江山高路陡、向外通達不暢之意。
1992年9月8日,黔江梅子關公路隧道建成通車。在這片素有“養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的偏僻落后之地,隨著交通發展而改變。2017年,黔江區歷史性摘掉國家貧困區縣帽子,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全國首批“貧困縣摘帽案例研究樣本區縣”。今天,土家苗漢兒女們滿臉喜悅地說:“共產黨執政為民,高鐵開進了全國一類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的黔江。”
“1972年,我參軍入伍,從黔江出發去重慶,用了3天時間。”渝中區的一位老人說,2006年黔江開通火車,黔江到重慶也需要4小時車程,如今憑借1小時直達重慶的時空壓縮效應,一躍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輻射武陵山區的“橋頭堡”,將黔江更深地嵌入國家發展的快車道,黔江與世界的聯系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密與高效。
對外立體交通網成型
推動“本地造”走出國門
2024年3月19日,西部陸海新通道欽州直達黔江首趟大宗商品貨運班列到站卸貨。這批貨物是來自澳大利亞和南非的錳礦石,共20個標箱,卸車后直接供應本地企業。
本次班列是黔江450萬噸鐵路貨場自通車以來,首次試運行從欽州港發出直達黔江的大宗商品貨運班列,貨運時間較之前縮短20%,物流成本降低10%。
黔江是市委、市政府規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西部陸海新通道黔江班列的開行,進一步改善了黔江及周邊外部運輸環境,有效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持續放大“通道+貿易+產業”聯動效應。隨后,黔江區將堅持以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為引領,充分發揮重要節點作用,聚焦錳礦、鉻礦、玻纖、糧食、食品加工等重點產業,著力發展壯大外向型經濟,加快促進“節點城市”向“樞紐城市”迭代升級,推動“本地造”及“周邊造”走出國門。
黔江持續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已建成投用80萬噸散堆貨場和集裝箱功能區,開通西部陸海新通道集裝箱班列,目前累計到發貨52.9萬噸。加快區域快遞分撥中心建設,有序推進70個行政村快遞網點覆蓋工作。加強交調站運行管理,有效提升交通運量入統率,2023年、2024年上半年全區公路運輸周轉量增長率分別列全市第6、全市第5;2024年上半年全區快遞業務總量達551.91萬件,同比增長156.83%,超2023年全年總量(436.47萬件),增長率全市第1。
黔江地處國家高鐵“八橫八縱”渝廈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東線渝懷柳線、國家高速“大動脈”包茂高速和張南高速重要節點,國道319廈成線過境黔江區8個街道鎮鄉,航空形成北上廣“3小時”通行圈,對外可快速直達成渝、北部灣、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城市群。鐵路形成“1高3鐵”格局,總運營里程達148公里;高速形成“1環4射”路網,通車里程達146公里,設立互通8個,直接覆蓋15個街道鎮鄉;機場T2航站樓建成投用,成為全市首個擁有雙航站樓和使用廊橋的支線機場,累計開通航線20余條,目前開通北上廣、成都、昆明、海口、西安等13條航線,被國市定位為武陵山地區重要航空門戶和旅游中轉港。
區內骨干等級路網成型
加速“成圈連線”
持續打造“1小時黔江”。黔江全面啟動“1小時黔江”工程,馬喇、五里、水田等5個鄉鎮通三級公路項目50.6公里已完工投用,黎水、白石、鄰鄂等8個鄉鎮通三級公路項目94.5公里將于年底全面完工;圍繞打造最美農村路、產業路、旅游路、致富路,新改建“四好農村路”700余公里,“兩細路”獲評“全市最美農村路”,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市級示范區和市級示范鎮(阿蓬江鎮);完成全區農村公路安全防護欄普查工作,安裝護欄500余公里,正在實施200公里;投入養護資金約9500萬元,開展預防性養護工程96公里,開展修復性養護工程115公里,改造危橋7座、危隧2道;有序推進太極鎮“和美鄉村公路”建設;啟動全市“十四五”中期調整項目庫中3個升級改造項目、5個原級改造項目、4個路面改造項目前期工作。
如今,黔江區公路總里程達7350公里,新改建“四好農村公路”2500余公里,解決169個村民小組通達和632個村民小組通暢問題;有序推進“1小時黔江”項目,加速“成圈連線”,助推鄉鎮區域經濟發展。
謀劃“十五五”
高水平推進交通強區
黔江抓住西部大開發、交通三年行動計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發展戰略機遇,圍繞構建武陵山區綜合交通樞紐目標,統籌推進鐵路、公路、航空等重大交通項目,持續拓展對外大通道,加密航線,升級通鄉干線。初步建立起了橫貫東西、聯通南北的“十”字型對外快速通道和鎮鄉互聯互暢的“三橫四縱”區內骨干路網格局,充分發揮了交通先行先導作用,為全區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
“十四五”以來累計完成投資32億元,推進重點項目79個,完工投用了過境高速、T2航站樓等一批重大項目,區內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鐵路散堆貨場投用,集裝箱功能區擴能改造完成,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設施基本建成。
“謀劃‘十五五’,高水平推進交通強區。”黔江區交通運輸委負責人表示,黔江區緊扣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戰略“兩大定位”,以打造聯通國際、貫通區域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堅持高點站位,統籌謀劃,深入調查研究,準確把握“十五五”交通運輸發展新形勢新要求,高起點、高質量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聚焦“外聯”,構建多向聯通對外大通道網。聚焦“內暢”,構建“三環四橫”區內干線網。聚焦“流通”,構建綜合交通物流網,全力打造高質量現代化武陵山區綜合交通樞紐,助力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記者 龔節品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