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姚華順)近日,秀山自治縣市場監管局聚焦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鐵拳”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全覆蓋排查、零容忍執法與多元化宣傳,全力織密扎牢農村“舌尖安全網”,取得顯著成效。
拉網排查清除風險隱患“無死角”
本次行動以農村地區的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農貿集市、批發市場及各類銷售主體為重點檢查對象。執法人員緊盯“三無”食品、侵權“山寨”食品、來源不明食品以及過期、不合格產品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摸底排查。截至目前,已累計檢查各類生產經營主體872家,識別并處置較大以上風險隱患75條。同時,該局組織監督抽檢845批次,其中38批次不合格食品被依法處置,從源頭上有效遏制了安全風險。
重拳整治形成從嚴執法“強震懾”
在執法過程中,秀山縣市場監管局嚴格遵循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持一查到底,堅決做到從嚴查處、違法必究,全力追溯假冒偽劣食品的來源與流向。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已立案查處相關案件129起,現場收繳假冒偽劣食品324公斤,執行罰沒款3.5萬元,形成了強大的法律震懾力,有力凈化了農村食品市場環境。
宣傳共治營造守法經營“新風尚”
為構建社會共治格局,秀山縣市場監管局積極拓寬線索收集渠道,充分利用村務公開欄、集市公告以及12315投訴舉報平臺,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參與監督。在宣傳層面,該局通過播發新聞報道83篇次,制作并發放宣傳手冊、海報、圖解、短視頻等各類宣傳產品110個,并結合上門指導、現場培訓等方式,切實提升了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推動其從“不敢違法”向“不想違法”轉變,逐步形成了誠信守法的行業自覺。
秀山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局將堅持常態化和長效化的工作機制,持續加大監管、執法與宣傳力度,不斷鞏固和深化整治成果,為當地農產品產業健康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筑牢堅實的食品安全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