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講座現場
本報訊(記者 黃英 文/圖)10月18日,重慶市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專業委員會換屆選舉大會暨2025年學術年會在黔江區召開。本次會議由重慶市中醫藥學會主辦,肝膽病專業委員會與黔江區中醫院聯合承辦,來自上海、河南、廣西及重慶本地的多位知名專家及臨床一線醫務工作者齊聚一堂,共話肝膽病中醫藥防治的最新進展。
專委會主委黃祎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本次年會秉持“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治學精神,通過深入的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共同探尋調和肝膽、扶正祛病的精微之道,為重慶市中醫藥肝膽病事業注入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全國名中醫劉華寶教授在發言中,為肝膽病專業的未來擘畫了新藍圖。他說,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肝病領域正面臨深刻的時代變革,他呼吁全體同仁應“擰成一股繩”,凝聚共識,砥礪前行。勉勵大家要恪守醫者正道,以心中之“敞亮”治學行醫,共同迎接肝膽病防治事業的嶄新未來。
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王建華教授講述了在新時期下,推動中醫藥在肝膽病這一優勢病種上深化發展的重要性,希望大家暢所欲言,互學互鑒,共同為推動重慶地區肝膽病中醫藥防治水平的提升貢獻智慧與力量。
學術交流環節由黃祎教授主持。會議內容精彩紛呈,來自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馬素平教授、上海龍華醫院的張莉教授、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的張榮臻教授及重慶市中醫院的劉華寶教授等專家,分別圍繞“緩中補虛法在肝硬化診治中的運用”“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從脾論治”“科研項目選題與撰寫”及“慢性肝病的氣機思維診療”等主題作了專題報告。
其間,劉華寶教授還前往區中醫院肝病脾胃病科開展專題教學查房活動。查房過程中,他結合典型病例,詳細詢問患者病史、診療經過,圍繞病情研判、方案優化等關鍵環節與科室醫護團隊深入交流,精準剖析診療難點,并從臨床思維、規范操作等方面提出指導性建議,為科室醫務人員帶來了一場生動的“實戰教學”。
下午的會議分為“肝膽病中醫理論探討及現代技術的運用”和“肝病中醫運用經驗及案例分享”兩個板塊,十余位講者從臨床實踐出發,結合典型病例,深入探討了肝膽管結石、門脈高壓、藥物性肝損傷、肝硬化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策略與技術進展。
據悉,本次年會落地黔江,具有特殊意義。承辦方黔江區中醫院負責人表示,此次高規格的學術會議極大地激發了醫院醫務人員的學習熱情,對提升黔江區肝膽病的中醫藥診療水平、促進區域醫療資源均衡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