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帶娃打疫苗,要么不知道新接種點在哪,要么跑過去想要的疫苗沒貨,折騰半天太糟心了。現在好了,社區微信群提前發通知,疫苗種類全,還有專門的兒童休息區,省心多了!”近日,在酉陽縣桃花源街道新增預防接種點,帶著孩子接種疫苗的市民李女士笑著說道。這一變化的背后,離不開“渝事好商量?酉你來商議”協商機制的精準發力,更凝聚著政協委員、職能部門與群眾共同的努力,為縣城兒童健康筑牢了“免疫屏障”。
聚焦痛點:協商為兒童接種破局
兒童疫苗接種是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但此前桃花源街道新增的兩個預防接種點,卻因運行不暢讓不少家長犯了難。“去年新增接種點本是為了分流壓力、方便群眾,可實際運行中,問題卻一個個冒了出來。”縣政協委員在前期調研中發現,部分家長因不了解新增接種點信息,仍扎堆往老接種點跑;有的家長特意帶孩子來接種二類疫苗,卻屢屢遭遇“疫苗缺貨”;還有家長反映,接種點流程繁瑣,孩子等待時哭鬧不止,體驗感不佳。
這些急難愁盼問題,很快被納入“渝事好商量?酉你來商議”議事議程。2025年8月29日,一場圍繞“加強新增預防接種點運行管理”的專題協商會在桃花源街道召開,縣政協、縣疾控中心、街道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多方代表齊聚一堂。“孩子接種疫苗不能等,咱們得拿出切實辦法,讓家長少跑路、孩子少遭罪!”協商會上,縣政協辦公室副主任吳昱彤的話,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經過熱烈討論、反復推敲,針對兒童接種的一系列優化方案逐步清晰。
精準施策:織密兒童接種“服務網”
“孩子接種疫苗,家長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打、方不方便打’。”桃花源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丁紅棣介紹,根據協商共識,接種點首先從“宣傳”和“供應”兩端發力,破解家長的“心頭憂”。
在宣傳推廣上,街道構建起“線上+線下”的兒童接種信息矩陣:社區網格員會在家長群定期推送接種點位置導航、開放時間,還會用通俗的語言列出兒童常規疫苗清單;學校門口、小區公告欄張貼著色彩鮮明的宣傳海報,上面標注著“兒童接種綠色通道”“疫苗庫存實時查詢方式”;抖音平臺還發布了“帶娃接種全攻略”短視頻,手把手教家長如何線上預約、減少等待時間。“現在打開手機就能查清楚所有信息,再也不用到處打聽了。”家長王先生說。
疫苗供應是兒童接種的“關鍵一環”。縣疾控中心與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兒童疫苗需求動態響應”機制,每月收集轄區內0—6歲兒童的疫苗接種需求,精準制訂采購計劃。“像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這些兒童常用疫苗,我們會保證庫存充足;對于一些接種量較少的特殊疫苗,也會提前登記,按需調配。”縣疾控中心副主任吳林介紹,同時還優化了庫存管理,對臨近有效期的疫苗,會通過短信提醒家長及時接種,避免浪費。
流程優化則讓兒童接種更“省心”。接種點開通了“兒童接種線上預約通道”,家長可自主選擇接種時間,到點后通過自助機取號,減少現場排隊;專門設置了兒童休息區,擺放著繪本、玩具,還配備了嬰兒護理臺,孩子等待時不再哭鬧;醫務人員也經過了專門培訓,接種時會用溫和的語言安撫孩子,緩解他們的恐懼情緒。“以前孩子一進接種室就哭,現在看到醫生阿姨會主動打招呼,變化特別大。”家長劉女士欣慰地說。
持續發力:讓溫暖守護不打烊
“兒童接種服務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政協桃花源街道委員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建立了“兒童接種服務跟蹤反饋”機制,定期組織委員、家長代表到接種點調研,收集意見建議。針對有家長反映“上班族只能周末帶孩子接種”的問題,接種點已調整服務時間,周六上午正常開放;對于行動不便的特殊兒童家庭,還提供了“上門接種咨詢”服務。
“渝事好商量?酉你來商議”,協商的是民生小事,守護的是兒童健康大事。如今,在酉陽縣桃花源街道,新增預防接種點已成為家長心中的“放心點”,便捷的服務、充足的疫苗、溫暖的關懷,正為縣城兒童鋪就一條健康成長的“陽光之路”。未來,這一協商機制還將持續聚焦兒童健康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優質的醫療服務中,健康快樂成長。
(記者 文梅 通訊員 冉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