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黔江區體育館路段的公共停車區域,市民陳先生將車輛停入標有編號的泊位后,地磁設備隨即自動開始計時。一小時后,他通過手機掃碼完成支付,全程無需人工對接。
這是黔江區推進智慧停車管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城區車流量不斷增加,“停車難、停車亂”成為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為破解這一難題,黔江區持續優化城市停車資源布局,通過科技賦能城市管理,讓停車更加智能、規范、高效。
位于正陽街道的桐坪公共停車場便是典型案例。該項目通過盤活一處閑置荒坡建成,占地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新增車位420個,有效緩解了市民前往行政服務中心辦事的停車壓力。停車場內配備了智能監控系統和高精度車牌識別設備,車輛進出全程自動識別、計時、繳費,大大縮短了出入場等待時間,提高了通行效率。
截至目前,全區已完成1502個路內停車泊位改造任務,利用地磁感應、視頻識別等技術實現精準計時,市民可通過微信、支付寶等多種電子支付方式繳費,真正實現“無感支付、即停即走”。
黔江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化改造基本杜絕了人工議價、亂收費現象,實現了路內停車收費電子化,所有收費數據實時上傳至管理平臺,為規范停車管理秩序、實現精細化管理筑牢了數據基石。(記者 田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