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水自治縣善感鄉桂花村廣場上彩旗招展、鑼鼓喧天,2025年度桂花村村級集體經濟分紅大會熱鬧舉行。全村300戶1182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計領取總額達11.82萬元的分紅資金,人均100元,樸實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曾經,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桂花村,因交通閉塞、資源匱乏,村級集體經濟長期處于 “零收入” 狀態,是典型的 “空殼村”。“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收益分配,而是一個偏遠山村從‘空殼村’邁向‘分紅村’的跨越。” 善感鄉黨委書記李興西說,桂花村能取得這樣的發展突破,離不開幫扶單位的用心用情傾力幫扶。
2021年以來,重慶城投集團作為桂花村定點幫扶單位,先后選派三任駐村第一書記接續奮戰,累計投入幫扶資金750萬元,推動實施基礎設施提升、特色產業培育等各類項目30余個。“我們始終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通過產業導入、市場對接等方式,幫助桂花村建立起自我循環、自我發展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 桂花村駐村第一書記趙子剛表示,在定點幫扶工作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企業賦能+群眾參與”的模式,推動由外力驅動向內生發展轉變,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此次分紅資金來源清晰:2024年至今,桂花村通過大棚租金、臘肉加工廠保底分紅、茶山租金、消費幫扶等方式,收入近90萬元;扣除運營成本后,兩年累計收益約20萬元,村集體經濟利潤已達28萬元。“本次共發放紅利11.82萬元,占可分配收益的42.2%,其余資金將用于擴大再生產、技術升級及風險儲備,確保集體經濟行穩致遠。” 趙子剛介紹。
近年來,重慶城投集團還依托龐大的職工群體和后勤采購體系,不僅定點幫扶桂花村發展,更將善感鄉整個區域的高山蔬菜、生態茶葉、傳統臘制品等特色農產品,帶進主城區的單位食堂、商超賣場和家庭餐桌,累計實現消費幫扶超 150 萬元,真正讓“土貨”變“特產”、“山味”變“潮品”,真金白銀增加了村民收入。
如今,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桂花村的發展故事還在持續書寫:交通改善方面,已爭取資金推進剩余約4.5公里入戶路建設,同步實施3.5公里道路“單改雙”工程,徹底解決了村民出行錯車難的問題;亮化工程方面,投入40萬元加裝路燈約400盞,覆蓋全村 16公里道路,預計12月中旬就能點亮全村夜色;文化設施完善方面,新建鄉村史館與村辦公樓,設立黨員活動室、閱覽室、法宣室,還搭建了風雨球場,打造成為政策宣傳、文化傳播、鄰里交流的綜合性宣傳教育陣地。
“今天的分紅不是終點,而是共同富裕新征程的起點。”桂花村黨支部書記李玖斌表示,下一步,桂花村將讓支部更“優”,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把黨員擰成一股繩,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產業更“特”,深挖本地特色農業潛力,推動“土特產”向“金招牌” 躍升;讓共享更“實”,探索將分紅比例與村民參與度掛鉤,鼓勵勞動力入股、土地入股、技能入股,讓更多低收入群體嵌入產業鏈條,實現穩定增收。
(通訊員 趙勇 冉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