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龔灘古鎮,在一棟三層木質小樓前,三角梅開得正艷,一陣雅致的書香之氣撲面而來。一抬頭,大門之上,“先生書屋”的牌匾字跡遒勁;兩側,“風載書聲來知己,雨醒詩夢見先生”的對聯表明主人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飽學之士;在門口懸掛的酉陽自治縣禁毒委員會為“先生書屋”授予的“禁毒驛站”格外引人注目。
從魯迅“粉絲”到“禁毒大使”
走進這棟三層木質小樓,在底樓中堂所懸掛的龔灘巨幅油畫下,陳列的一桿黃銅煙槍格外顯眼。
走上二樓,目之所及,全是書山學海,兩盞印有“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不交毒友,不沾毒品”等禁毒宣傳字樣的桌燈旁,一群醉心閱讀、寫作、書法、繪畫的孩子或坐或立,陶醉于書香之中。一位眼戴黑框眼鏡,著一襲灰黑長袍,留一頭直豎短發,蓄隸體“一”字胡須的青年悉心為他們指導,乍一看,還以為是魯迅先生從畫框里緩步而來。
他就是“先生書屋”的創始人,酉陽禁毒“形象大使”——戚玉龍。
尋吳老足跡 于古鎮仙居
戚玉龍是甘肅隴南人,2011年從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后,在巴南圖書館從事文物修復工作,2022年擔任第十四屆酉陽縣政協委員。
2013年,戚玉龍被吳冠中筆下“是唐街,是宋城,是爺爺奶奶的家”的龔灘《老街》《烏江人家》等十余幅水墨作品所陶醉。戚玉龍追尋吳老的足跡,帶著畫板和吳冠中《畫眼》一書前來龔灘寫生,一下子被龔灘迷住了。
通過反復的思想斗爭,他毅然辭掉主城“金飯碗”,從房主手中買下了這棟總面積僅有90多平方米、古色古香的三層小木樓。
2014年,作為魯迅的忠實“粉絲”,戚玉龍與妻子丁小艷,對這棟房屋進行了藝術化的包裝設計,將房屋命名為“先生書屋”,一是為了紀念魯迅,二是為了授徒育人,開蒙啟智,為五湖四海疲憊的旅客提供避風港。夫妻倆在這座景色迷人的小鎮享受著“于烏江泛舟,在畫廊暢游,居瓊樓玉宇,倚絕壁聽濤,處古鎮仙居”的靜謐時光。
用事實說話 為理想生活
“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戚玉龍熱愛藝術、鐘愛文學,生活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最本真的需求,怎樣才能在這座歷史文化小鎮立足,是戚玉龍夫妻倆急需解決的問題。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戚玉龍和妻子丁小艷做的古鎮明信片、字畫、裝飾品等文創產品,為理想生活帶來底氣。
在龔灘的十年里,他創作了《老龔灘》《烏江》畫作,開創了“龍畫石”“盟味文創”及古鎮文創等系列文創產品十余種,被多家紀念館、美術館收藏,讓藝術之花不斷綻放,讓“龔灘一夢,情醉千年”聲名遠揚。
在龔灘十年里,戚玉龍連續開展了“開蒙啟智”公益閱讀活動500余場次,受益學生達3000余人;舉辦跨年讀書會、“閱讀一小時”“人在旅途”“詩歌沙龍”等,接待10余萬游客讀者;編輯《藝境龔灘》一書,積極參與民盟傳統教育基地——吳冠中紀念館、龔灘美術館的建設并擔任館長,還擔任龔灘古鎮文史講解員;接待來自全國20余所高校500余名學生開展社會活動;并接待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法國、澳大利亞、白俄羅斯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藝術家及游客進行文化交流;策劃《盟·酉》《典籍里的龔灘》《文心畫眼》專題展覽30余場次,吸引了30萬游客參觀。
作為政協委員,他還推進龔灘風貌包裝、推進龔灘圖書館建設等合理化建議,受到了酉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得到了龔灘黨委、政府及重慶山水畫廊公司的大力支持,為提升龔灘旅游內涵做出重要貢獻。
用藝術賦能 讓百毒不侵
“珍愛生命,關愛健康!”“莫交毒友,遠離毒品!”
為了搞好禁毒宣傳,戚玉龍在“龍畫石”、剪紙、書法、明信片文創作品中及閱讀、寫作研學中巧妙融入禁毒內容,用藝術賦能,潛移默化,諄諄告誡青少年及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讓“先生書屋”“吳冠中美術館”“龔灘美術館”“鵝兒鄉村文化工作室”等場所,不僅成為弘揚文化藝術的“主陣地”和游客心儀的“打卡點”,更成了激發愛國精神的“放大器”和宣傳禁毒知識的“引力場”。
戚玉龍還常與緝毒警察、禁毒社工常深入學校、景區、社區開展禁毒宣傳活動。在紀念林則徐誕辰240周年全國十城聯展暨防范青少年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濫用宣講活動中,戚玉龍走進學校,讓學生了解林則徐生平及史績,認識毒品的種類及樣式與個人健康、家庭幸福、國家興亡的關系,告誡青少年切莫濫用麻精性藥品,要保持警惕,經得住誘惑吸引。
“美夢有個敵人是噩夢,夢想的敵人,是真實的現實。”戚玉龍拿起他收藏的用黃銅制成的吸食鴉片的煙槍,指著粘貼在天花板上的一首童詩,說:“清朝以前很強大的,但英國的鴉片輸入幾乎掏空了清朝的國庫,若不禁煙,定然國貧民弱。”
“鴉片戰爭一戰,清廷迅速衰落,外敵趁機入侵,戰亂四起,最終導致清朝覆滅,是深刻的歷史教訓呀!”戚玉龍語重心長地告訴孩子們,“大家一定要擦亮雙眼,經受住誘惑,做到身心兩健,百毒不侵。”
(記者 文梅 通訊員 汪登平)

